盐城民生网: 关注生活、关注民生
收藏本站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
大丰区草庙镇人大:探索新型工作法  打造人大工作新亮点

 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4-04-29 18:21作者:快报民生来源:大丰区草庙镇

近年来,大丰区草庙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、根植人民的独特优势,以代表联络站为阵地,探索“点、线、面”三维工作法,把代表人民意志、反映人民意愿、维护人民权益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,将代表“良言”变政府“良策”,群众“期盼”变成民生“实事”,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。

    一、建好联系点,架起为民连心桥

草庙镇人大按照有场所、有设施、有制度、有活动、有经费、有人员的“六有”标准,规范建设代表联络站。通过代表进驻联络站,建立代表与选民的联系点,推进代表回选区收集民情、联系群众、议事交流、反馈情况。结合工作实际,该镇人大建立“四个一”工作机制,即:每日开展一次代表值班,每位代表提出一条建议,每位代表帮扶一名贫困对象,每位代表关注一个民生实事。把代表参加联络站活动情况纳入履职考核内容,激发代表履职的积极性。

在一次代表驻站接访活动中,有村民提出,近年来,南草线大型车辆频繁通行,道路无路灯危及夜间安全的情况在群众中反响强烈。倾听了群众对改善南草线道路安全状况的具体需求和建议后,镇人大助推镇政府联合有关部门迅速研究解决办法,并以闭环落实、限期办理的要求,给出了启动南草线夜间“灯明工程”的明确回复。2023年4月17日17时30分,连通南阳集镇至草庙集镇的南草线,11公里全线路灯亮起,将这条车流和人流繁忙的乡道照得通明。草庙镇圩东村村民朱汉激动地拍下照片,将南草线亮灯的好消息刷屏乡邻们的“朋友圈”。

截至目前,草庙镇人大联络站接待选民251人次,收集意见建议127条,及时协调解决了暴露垃圾清理、水渠破损、树木修剪、燃气报警装置安装、河道淤塞、电动车飞线充电等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。

二、延伸服务线,畅通民意直通车

“有了这个机器,秸秆不用烧也有办法处理掉了,真的好。”2023年6月6日下午,草庙镇为辖区农户们引进的秸秆打包机来到东灶村作业。

在3月的一次代表驻站活动中,代表们向镇人大提出疑虑:“我们草庙是农业大镇,农田这么多,马上夏收,这些秸秆该怎么办才好?”。巨量的秸秆给镇政府的“双禁”工作造成了巨大压力,4月20日,镇人大组织开展代表履职活动时,带着代表们的问题来到了都市环保新能源(大丰)有限公司,了解秸秆如何生物质发电。活动结束后,镇人大向镇政府迅速提出了建议并得到了回应,一方面引入秸秆打包机,将秸秆打包回收至都市环保新能源(大丰)有限公司用作燃料发电,另方面发动本镇能人主动与外地客商联系,创办秸秆收储综合利用实体,吸收作物秸秆用于饲料或食用菌生产。圩东村响应镇政府号召,率先创办梨花圩公司,开辟秸秆收储利用项目。最终全镇8.4万亩的小麦秸秆全部打包离田,确保全镇夏季秸秆“双禁”和移田综合利用工作的高效开展,探索出一条秸秆收集、转运、发电、再利用的产业全链。

草庙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的载体作用,定期组织代表活动,积极拓展“互联网+履职”新模式,组织人大代表进网、进群,通过网格群及时收集社区居民意见建议,建立民情民意汇集信息化渠道。对代表收集的各类问题,镇人大认真整理归纳,并按照分级负责、分层处理的原则进行交办、转办、督办,并通过实地视察、走访调研、代表接待等方式,推动代表零距离听取选民意见,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。

近年来,草庙镇各级代表提出了关于村道拓修、优化营商环境、绿化更新、养殖治污等方面的建议。代表建议交办或办结率达100%,代表满意率达95%以上,代表建议转化成了促发展、惠民生、暖民心的举措。

三、拓展工作面,办好惠民暖心事

经过多年实践,“人大联络站”已成为草庙镇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平台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、促进心声高质量发展的平台。

镇人大通过探索实践,创新“联络站+两中心”的“草庙做法”,将“人大联络站”中的“你和我”变为“我们”,把原来的代表听取群众意见的两方对话升级到代表、群众、部门、企业、社区等多方共议,凝聚共识,形成合力。

有一次,人大代表收到新场村5位村民反映林场公路河水质很差、含盐量高、淤泥多、十几年未疏浚,严重影响沿河两岸种植大户稻田用水问题后,镇人大联合农业农村局、水利站、村干部召开会议,一起商定解决方案。

将“一家做”变为“一起做”,促进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式从“单一”向“多样”转变,变两方沟通为多方议事,建立起“群众提事、会议定事、联动办事、群众评事”的活动体系,形成了多方联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,开创了草庙镇人大“决策共谋、发展共建、建设共管、效果共评、成果共享”的工作新局面。(吴超   沈淦)


我要评论